在ZigBee網絡中存在四種邏輯設備類型:Coordinator(協調器),Router(路由器),End-Device (非休眠終端)和Sleep-End-Device(休眠終端)。ZigBee網絡由一個Coordinator 以及多個Router和多個 End_Device組成(其終端節(jié)點可分為休眠終端和非休眠終端)。
本產品(E180-Z5812SP)只支持其中End-Device(非休眠終端)和Sleep-End-Device(休眠終端)兩種設備類型,Coordinator(協調器)和Router(路由器)兩種類型使用成都億佰特E180-ZG120A/B型號zigbee模塊產品。
終端設備的主要任務是發(fā)送和接收消息,不允許其它節(jié)點與終端設備相連。非休眠終端,一直處于工作狀態(tài),任意時刻都可以接收和發(fā)送數據。
表示休眠周期,同時也表示數據請求周期,也表示心跳周期,小于30秒可以接收父節(jié)點下發(fā)的數據,周期越小接收數據延遲越??;周期越短切換最佳父節(jié)點速度越快,檢測丟失父節(jié)點的速度也越快。
若網絡節(jié)點容量大,若需要接收下行數據的話(休眠周期小于30秒),則網絡會相對比較擁擠,比如100節(jié)點的網絡,在小于30秒周期內發(fā)送100個心跳包,出現信道沖突的幾率會增大,此時建議網絡容量要小些。
若節(jié)點為終端,則此參數表示終端和父節(jié)點的心跳周期,心跳周期越快則終端切換路由尋找最佳父節(jié)點就越快,同時協調通過心跳來檢測終端的在線情況,如果網絡節(jié)點數量大,則建議把此參數設置長一點,以免導致網絡擁擠出現信道沖突導致應用數據丟包。
休眠終端,當沒有數據收發(fā)時,則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休眠電流低至2uA左右。
當需要發(fā)送無線數據或進行指令操作時,需先通過串口發(fā)送喚醒幀,長度需要5個字節(jié)(建議用“FF FF FF FF FF”5個字節(jié)的“FF”喚醒),喚醒時間持續(xù)Uart_holdtime 時間,期間內可以處理串口數據〈配置命令、有效負載),當成功接收到一幀串口數據后,喚醒超時計數器將被刷新,喚醒持續(xù)時間再往后推移Uart_holdtime時間,否則設備將重新進入休眠。Uart_holdtime 默認為1000ms支持HEX指令更改其值。
休眠終端喚醒也可以通過功能引腳WAKE!喚醒,WAKE默認為高電平,拉低WAKE引腳則模組持續(xù)喚醒,釋放WAKE引腳則恢復默認的高電平模組恢復休眠。
當需要接收數據時,是通過周期性的喚醒來接收數據,喚醒周期設置的越長接收就越延遲,喚醒周期設置必須小于30秒。若只需上傳數據則可以把喚醒周期設置大于30秒或更長來降低功耗(默認為10秒〉比如電池供電的傳感器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,EBYTE每一天都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聯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的發(fā)展,提升資源利用率,更多zigbee模塊產品和zigbee物聯網應用方案資料,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登錄我們的億佰特官網和企業(yè)公眾號(微信號:cdebyte)進行了解,也可以直接撥打400電話咨詢技術專員!
相關閱讀: